8月6日上午,记者走进市区湛北路东段的湛华小区,马连成笑容满面地迎了上来。他身体瘦高,腰板笔直,看起来丝毫不像70岁的老人。
“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这是马连成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能够与新中国同龄,得以见证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他感到非常幸运,也非常自豪。他轻轻翻着老照片,向记者讲起求学的经历与家庭巨变,畅谈如今的幸福生活,心情激动不已。
安享晚年 心怀感恩
马连成家住15楼,装修一新的两室一厅明亮整洁,墙壁上贴着精美的壁纸,崭新的立式空调等家电透着现代气息。
“去年五一搬进来的,年纪大了换了电梯房,上下楼方便。”马连成说。“这套房子80多平方米,就我们俩人住,足够了。”马连成的老伴王大妈笑吟吟地接过话,“以前我们一家六口挤在70多平方米的房子里,家里连个像样的家具都没有……”
1949年10月14日,马连成出生在周口市扶沟县一个农村家庭。马连成两岁时,母亲便因病去世,是奶奶一手把他拉扯大的。
马连成说,小时候家里经济条件差,“现在国家富强,人民富足,经济条件越来越好,我现在也注重健康养生,大鱼大肉也不爱吃了。”享受着幸福的晚年,马连成心怀感恩。
好学不辍 锲而不舍
马连成从小热爱读书,渴望用知识改变命运。初中毕业那年,适逢“文革”,学校停课。1968年,身为独生子的马连成说服父亲,如愿当兵。
在东北某部当兵期间,钻山洞、修公路……他从没喊过苦和累。1971年,他转业到地质矿产部第一矿产公司工作。那时,知识分子紧缺,身为老三届毕业生的马连成很快被调入地质矿产部计算技术应用研究所。
第一次见到计算机时,马连成惊奇地瞪大了眼睛。“那是一台大型计算机,差不多有三间房子那么大。”在跟随北大的老师学习计算机操作的过程中,他感到自身知识的匮乏,课余时间便如饥似渴地扑在书本上。1975年,在单位的支持下,他进入南开大学数学系,带薪攻读计算数学专业。
当时他已有两个孩子,在同学当中年龄最大,但他学习的劲头也是最足的。“起早贪黑,扎扎实实地学了三年。”学成归来,他在地质矿产部北京计算中心地震数据处理解释方法研究室工作。“新中国把我这个农民的孩子培养成了大学生,我最好的回报就是用自己所学专长,为祖国建设出力。”他埋头工作,业余时间也用来钻研计算机编程,开发适用于地质勘探行业的软件等。
马连成的妻子带着3个儿子一直在老家生活,一家人一年见不了几回面。1984年,在光明日报上看到平顶山招聘计算机专业人才,马连成怦然心动。“能解决家属的工作,还安排住房……”马连成考虑再三,决定到平顶山工作。
1984年7月,马连成调到平顶山市技工学校工作,他的妻子和3个儿子随之“农转非”,父亲也被接到了平顶山,一家六口人终于团聚了。此后,马连成教书育人,妻子在学校后勤处工作。夫妻俩同心协力,生活蒸蒸日上。如今,三个儿子已各自成家。
马连成退休前是一名高级讲师。“知识改变命运,我每一步的成长都印证了这句话。”回顾人生经历,马连成深有感触地说。
紧跟时代 充实愉快
马连成调到平顶山市技工学校那年,学校在全省技工学校当中首家开办计算机专业,还组织了轰动全省的计算机技术交流会。“第一年计算机专业招了30名学生,考分最高的学生才有资格报考。”学生们一毕业就被分配到我市各企事业单位,都成了计算机行业的优秀人才。“现在计算机技术早就成为一门基础学科了。”他说。
说话间,马连成的手机响了起来。“小孙子要视频。”他把手机递给老伴说。“奶奶!”一个小男孩奶声奶气的声音传了出来,王大妈答应着,脸上笑成了一朵花。
“科技发展得真快,现在手机能视频聊天、描码购物……出门买菜我也不用拿钱包了,特别方便!”马连成连连感叹。
他告诉记者,在北京工作时,他给家里写封信一星期才到,有急事了才能发个电报。1995年,他家掏3000元初装费装了一部电话,家人联系方便多了。
“俺家是我们单位第一家买彩电的。”王大妈说,1986年,她托人搞到一张电视票,夫妻俩花1845元钱买了一台20英寸的彩电。“记得当时正在播《红楼梦》,我就把电视机放在楼道里,让老人孩子看个够……”王大妈开心地说,“现在家里的电器一应俱全,生活变化太大了!”
“现在互联网发达,新鲜事物层出不穷。我也用起了智能手机,没事刷刷朋友圈,看看新闻。活到老学到老,不学习就赶不上时代了。”马连成发出爽朗的笑声。正是这样的心态,让他每天都过得充实愉快,越活越觉得年轻。